遇见川蜀,遇见历史文化
一年成邑,二年成都
城址未徙,城名未易
一座不老的古城
古城雨落纷纷
满城银杏在生根
国宝熊猫,三国历史,川剧变脸
杜甫草堂,川博文化,蜀锦蜀绣,谁最中国
都江堰看水,遗址树人,水街写生,百年川大励志
锦门传承丝路精神
……
笔墨中国丝路行
遇见川蜀
全国青少年美育研学之旅
探秘川蜀文明 寻梦天府之国
最美的课堂,在路上!
为响应“一带一路”关于加强各地区文化交流的指示精神和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以及教育部等11部门《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动学校艺术教育发展,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通过探秘川蜀文明,寻梦天府之国,从文化艺术、人文历史、自然探索、生活体验、采风写生、长卷共绘、艺术交流和博物馆课堂等等实践教育活动增长见识、开拓视野、涵养美丽心灵,感受建国70周年取得的伟大成就,组委会特举办笔墨中国丝路行?遇见川蜀?2019全国青少年美育研学之旅活动。
探秘川蜀文明,寻梦天府之国
时间:2019年8月12-17日
成都-都江堰-汶川
权威 专业 创新 价值
美育研学 文化浸润 自然探索 创作写生 名师课堂 名校励志
研:美育研学(美育课程体系),自然探索(熊猫、水利、地震),人文浸润(博物馆、张大千画展、名胜古迹、古蜀遗址)、民俗体验 (非遗手工、汉服)、责任担当(汶川地震遗址纪念馆)
2、资深导师带队
笔墨中国美育研究院导师 周国强老师,生于四川,对川蜀文化有着深厚的认知和理解,并常年在川蜀各地写生创作,既是名师,亦是杰出钢笔画家!
笔墨中国美育研究院导师 罗鑫老师,号个斋主人,美术高级教师,宣城市抱墨少儿书画馆馆长,主理人,天天向上文化艺术培训学校校长,安徽省舞动联盟艺术考级工作委员会副秘书长,从事儿童美术、书法教学与研究多年。
3、专业团队服务
4、资源持续链接
展示权益
5、优先参加中国教育电视台国学春晚。
宣传权益
2、新华社网络电视台、央视书画频道、中国教育报等几十家媒体报道。
研学权益
旅行权益
1. 名校励志,参观交流,名师课堂
百年名校励志
墨池书院、半山艺术馆
名师交流,百米长卷,采风写生、研学总结
四川大学
四川大学由原四川大学、原成都科学技术大学、原华西医科大学三所全国重点大学经过两次合并而成。是国家“双一流”A类世界一流大学、“985工程”、“211工程”重点建设的高水平综合性全国重点大学。四川大学博物院是中国西南地区建立最早的博物院,也是中国历史最悠久的博物院之一。通过组织四川大学和四川大学博物馆的深度参访,让营员们近距离体验“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校训,培养同学们的思辨精神和批判精神。
川大博物馆
6、在博物馆中寻找一件自己喜欢的文物,为它写一段讲解词,分享给其他同学。
成都墨池书院
注:半山艺术馆和墨池书院是我们此次研学的开营、交流、总结分享和名师课堂、百米长卷的营地
2、自我管理,荣誉与自信心。
铁像寺水街
写生水街,名师指导,现场评比
周国强老师水街部分作品
2. 文化浸润,丝路精神,谁最中国
“锦门·南丝路·蜀锦蜀绣”
“锦门”雄踞成都北大门--自古被称为“北城金锁”的千年名镇—成都·三河。这里是历史上金牛古蜀道的原点,南方丝绸之路的起点;这里也是川商商贸精神的源头;是进入“花重锦官城”天府蜀都的第一门。
丝路起点,体验实践
“金沙遗址”
蜀王据有巴蜀之地,本治广都樊乡,徙居成都。——《蜀王本纪》。史籍记载古蜀迁都成都,从此成都城址从未变更。
2001年,现成都市青羊区中环路外侧,施工队一不小心,一挖掘机下去,挖出了一堆象牙,自此,金沙遗址揭开她神秘的面纱。太阳神鸟金箔,证明了或许是开明王朝把都城迁于成都...
金沙遗址博物馆是在金沙遗址原址上建立的一座遗址类博物馆,也是展示商周时期四川地区古蜀文化的专题类博物馆,由遗迹馆、陈列馆、游客中心、文化保护与修复中心、金沙剧场、园林区等组成,是一座集教育、研究、休闲于一体的现代化园林式博物馆。
研学目标
1、参观金沙遗址,了解相关研学内容;
2、结合观赏内容,分小组分享你对金沙遗址的理解。
“杜甫草堂”
大家对杜甫绝不陌生,他就是我国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同学们在语文课上一定没少背诵他的诗作,那大家对杜甫的背景身世又有多少了解呢。
杜甫草堂博物馆,是中国唐代大诗人杜甫流寓成都时的故居。杜甫先后在此居住近四年,创作诗歌240余首。唐末诗人韦庄寻得草堂遗址,重结茅屋,使之得以保存,宋元明清历代都有修葺扩建。
世人都说“自古诗人皆入蜀”,川蜀地区不仅走出了司马相如、扬雄、李白、苏轼等一代又一代的文坛领袖,同时川蜀也以它无穷魅力吸引着历朝历代的诗人,例如初唐四杰,都曾先后来到川蜀之地。究竟是什么吸引着他们的到来,此次我们就以杜甫草堂为例,通过这些文化内容的学习与了解,感受川蜀的独特魅力。
研学目标
1、了解“诗圣”杜甫的生平事迹;
2、分享你学过的关于杜甫的诗词;
3、讲述与诗词文化相关的其他历史名人。
“川剧变脸”
川剧俗称川戏,主要流行于中国西南地区川渝云贵四省市的汉族地区,是融汇高腔、昆曲、胡琴(即皮黄)、弹戏(即梆子)和四川民间灯戏五种声腔艺术而成的传统剧种。川剧,是中国传统戏曲剧种之一,流行于四川东中部、重庆及贵州、云南部分地区。川剧脸谱,是川剧表演艺术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历代川剧艺人共同创造并传承下来的艺术瑰宝。
研学目标
“武侯祠·三国文化”
研学中会带领大家围绕“三国文化”展开研究并探讨,学习了解三国时期的历史、代表人物和其生平事迹,以及“三国文化”对后世的影响等。通过参观和剖析讲解,对比历史与名著的区别,全面了解三国时期的历史人文。
研学目标
“都江堰”
此次我们将会带领学生去感受宏伟都江堰,让同学们了解都江堰的历史背景,以及它对川蜀大地的重要性。站立在宏伟的都江堰上,观察分水鱼嘴、飞沙堰、宝瓶口等组成部分,由老师引导思考此工程的重要性以及能够沿用至今的原因。让同学们认识到水利在社会发展及人们生活中的重要性,从而懂得保护水、利用水。
研学目标
1、了解都江堰水利工程的历史、修建年代,感受古人智慧;
2、结合参观,说出都江堰水利工程防洪灌溉原理;
3、都江堰对后世的影响及历史地位;
4、体验:制作治水法宝“杩槎”。
“四川省博物馆”
四川博物院包括书画、陶瓷、青铜器、民族文物、工艺美术、藏传佛教、万佛寺石刻、张大千书画、汉代陶石艺术等10个常设展览,通过参观四川博物院,了解我国的传统民族文化及工匠精神;了解四川博物院里有关的历史知识和建国70周年来取得的新成果,使营员们具有文化自信,尊重中华民族的优秀文明成果。
张大千画作·四川博物院
“大熊描繁育研究基地”
成都大熊描繁育研究基地位于中国四川省成都市成华区外北熊猫大道1375号,是世界著名的大熊猫迁地保护基地、科研繁育基地、公众教育基地和教育旅游基地。在讲解员的带领下,同学们通过观察憨态可掬的熊猫,了解熊猫的生活习惯、行走方式、行为爱好等等。(注:熊猫有约,根据情况安排成都大熊描繁育研究基地或都江堰乐园,“熊猫保育员”的体验活动根据申请实际情况最终决定是否开展。)
“熊猫保育员”这项研学课题,是想让同学们通过零距离接触“国宝”,去了解现在大熊猫的生存环境,明白大熊猫的饲养与放归自然的关系,并锻炼学生们的观察力和协作能力。通过这项活动体验,让同学们了解自然,并提高生物与自然的保护意识。
研学目标
“锦里”
锦里是成都武侯祠博物馆(三国历史遗迹区、锦里民俗区、西区)的一部分,以明末清初川西民居作外衣,三国文化与成都民俗作内涵曾是西蜀历史上最古老、最具有商业气息的街道之一,早在秦汉、三国时期便闻名全国。
研学目标
1、找出四川特色小吃;
2、了解川式美食相关的历史;
3、寻找你最喜爱的美食,并分享给同学。
“宽窄巷子”
漫步宽窄巷子,穿梭喧静之间。宽窄巷子由宽巷子、窄巷子、井巷子平行排列组成,集聚了成都1000年的市井文化——当地美食、民俗文化、古老建筑等成都特色遗迹,宽窄巷子内独特的建筑,尽显成都安静、悠闲的生活方式。
研学目标
1、绘制一幅宽窄巷子地图;
2、参观并分享,宽巷子与窄巷子的区别;
3、宽窄巷子以外你的个人收获。